图文/王路易
有关「艺术」,许多人都常说看不懂,不了解,尤其许多当代艺术展或是独立艺展的作品,呈现的不是奇形怪状的雕塑,诡异的视觉映像,就是感官刺激的画作,怎么跟平常生活所看到的东西不一样啊?
由于大众文化传播,让文化趋向同质化,现代的制式教育,主要是为了方便工业化经济发展,所以许多韭菜以外认知圈的文化内容所形成的艺术就常被漠视了。
其实艺术是有许多类型的,大多与精神層面的思想,美学,技术及时下议题有关,当代艺术有别于古文物或古典艺术,代表的是以当下文化为基础所创作出的艺术作品,代表的是人类文明以文化演变,对时下的一种反应,所形成的创作。
所以要解读任何的艺术作品并不难,必先要从文化脉络中找到解答。但很多人就会认为那么累干什么?搞艺术的把事情弄得跟现实生活那么远,跟自己有关系吗? 每天柴米油盐酱醋茶的,还要炒股找客户,哪有时间关心什么艺术的事!
然而,毕竟艺术是来自文化,不同文化背景社会阶层品味的人,能接受的艺术也就不同。所以,要当个称职的现代人,而不光是个工具人,了解艺术对全人类文明演进及文化交流是很重要的。至于原因且稍后再论了。
那么什么是文化呢?
现在网络一搜,各家对文化的的解释繁多,我就采用广义又简单的解释,那就是凡是地球上由人类创造出的东西,物质或非物质的,都可归为文化。也就是人类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,所产生的事物、风俗习惯、思想等,都是总体文化的一部份。所以,看不懂的艺术可能就是因为,不在这文化语境的认知体系中。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偷鸡摸狗的机会主义者,滥用艺术之词,譬如˙鸡缸杯之流的玩艺儿。
由于过去地域的限制,讯息传递不便捷,所以世界各地的人类生活方式差异性大,所产生的文化各不相同,文化的交流只能透过迁移、商贸或战争等活动进行。另外,同一地域的文化又可能受到强权政体的控制,形成了政治主导的显文化,与民间主导的次文化,也就是主文化与次文化之差异性,或是官方文化、江湖文化或草根文化。这些文化表现的派别,或因政体的崩塌,而产生了位阶互换的可能,就好比中国改朝换代后的文化表征,商文化、周文化、汉文化、唐文化、宋文化等差异性的变化。现在插播一下脑筋急转弯,如果中国以中原的汉文化为正朔自居的话,其实不难发现唐文化是来自西域的,宋又回到中原,元又是来自北漠,明是来自南迁的文化积累,清又是来自东北关外,好在民国又拉回来了一些,到了共和国初期,文化受何方影响,大家且心照不宣了!
这些文化所支撑的艺术内容,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,此乃当朝权势将其生长的文化背景与喜好,提到了主文化话语的层面之故。所以,即使不懂文化脉络,看艺术的表征就可以了解一二了,这一题答案其实都可以成立了。
艺术的社会科学
自从社会开放化发展,国际留学兴起,许多留学生又把当地的文化以艺术的形式带了回来,所以,在当代艺术展就更加热闹了。但这些作品不一定是真正好的艺术,而只是一种文化表现方式的发展过程之作,并不一定值得收藏。
文化的研究是一独立学科,有许多专门研究报告,从事文化创造的人常以文化人自居,靠着政治权柄炒作次文化当作事业,所谓的文化人与艺术人,只是一时的派系之争,过与不及,大家都知道那只是饭碗之事,现在就在此打住了。再回到艺术的本质上。
艺术其实就是透过工艺之手,将文化内容展现出来,让形而上或非物质的概念精致化、结晶化,如同枯树上的嫩叶、草原上的花朵,或是山峦的秀峯,让观赏者能看到最有代表性的成果。所以,那些无法欣赏,或不了解某类型艺术的情况,通常是因为不了解其背后所传递的文化讯息,沟通语言不通,也就是不在语境之内,不在同一个星球,频率不同,所以失去讯息接受的能力,就好像手机接收不到讯号一样。
并不是所有在艺展中展示的创作,都能称之为艺术,其只是一场社会仪式,就好比一场现代婚礼般。有的展出作品只是实验之作,所以尚有一套评量体系可参考。以前,这套评量体系在古典艺术领域有专业守门人把关,现在到了数字媒体时代,人人是主播、网红或意见领袖,几毛网络水军一大片,金钱挂帅下,建构出建康的文化语境已经非常不容易了,让大众看不懂的凡尔赛文一堆,把艺术给宗教化、玄学化了,这需要发展解决之道吗?其实社会科学早已提供了方法,等待大家去研究发掘啦!
要了解文化的差异性,透过欣赏艺术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。要了解一个国家,了解其代表性艺术也是一入门之道,这就好像在一片芳草地上,看到的都是一片绿,但透过欣赏开放的花朵,就能知道这片绿地中有多少不同种类植物。每个文化就好比根深土地而长的植物,看到长出的花朵,就能理解其植物盘结的类别。
所以,许多聪明的商务人仕会透过艺术建立文化交流,建立经济发展平台,逐渐发展成规模。当然,也有一些资本玩家,会透过艺术来降低对手的总体价值。譬如欧洲在过去的霸权争夺时,会刻意资助对方文化背景下的逆美学作品,以夸显本身文化的优越性,降低对方的文化价值,不明究理的国际商人,不懂文化语意,只求跨语境的经济利益,并用这这些艺术为自己的产品加值,但这也让后代许多人透过艺术看笑话啦!
艺术的记录与保存
说到媒体或媒材,这是纪录文化,传递讯息的必备载体,自古以来媒体的形式一直在演进,龟甲、结绳、洞壁、竹简、纸张、胶片、电子讯号、数字编码,这些载体因科技演变而形成不同的媒体形式,文化透过日渐便利的媒体而广为传播,文化交流的局限性日渐突破,到了大众媒体时代。传媒文化成了主流文化、大众文化形成大众艺术,消费艺术成了艺术设计。
媒体创造了文化,逐渐形成艺术,代表就是普普艺术(波邦艺术)。这是二十世纪中以后,媒体研究中不断出场的议题。到了现在数字媒体,国际互联网时代,自媒体野蛮发展,冲击了电子媒体时代的文化成果,新的艺术形态正在形成中,譬如数字虚拟图像,VR/MR及NFTs及AI等新玩艺儿,这些都是当代文化发展的进行式,当代艺术的表现方法正在一一登场。
当代艺术与经济学
所以艺术、文化及媒体的三角关系,组成的多样性变化,透过艺术家的巧思,呈献给时代,文化透过媒体传播,文化形成艺术以便保存,艺术透过展示再度形成文化,并透过媒体与其它文化融合,再度形成新文化,整个生态圈运作。在现今全球化发展上,就是一套价值观的乾坤挪移,新生态体系的形成,供与需透过价值交易,衔接窄义的资本市场,推动经济发展,又挂上金融体系,成了金融游戏的工具,有些艺术可能就这样,不幸的失去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土壤,在金钱数字中漂流,失去了文化欣赏的价值,成了俗不可耐的质押品。
在商业逻辑中,艺术到底是带动市场的神器,还是为市场提供价值升级的商品?如果是后者,那么与一般奢侈品又有何差异?又如果文化影响力即是市场驱动力,那么艺术的存在价值,在当代重商的社会发展,是否又有其他的附加价值?这些解答,构成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观,且在专业课堂中分享啰!
艺术与生活品味
没有人味的艺术算是真艺术吗?或只是工业制造前的小样而已?当代艺术是否是当下从事文化创作的人留给后代的礼物,还是丈量人类文明总体发展的尺规?还是毁灭人类一切文明的病毒?
懂得经济发展的应该知道,广义的资本还包括资源的储存。所以文化与艺术其实就是一个无限的˙人文资源存储器,就像大水库一样,可供未来无限的开发。但是现今教育的缺陷,让文化层次局限于辅助工业化的社会发展,尤其是代工型的经济发展历程,造成一代成长在制式体系中的人误读了艺术的意义,对许多各种文化都有误解,所以价值转换的共生体系是被扭曲的。
欧美日的社会现代化发展早行百多年,所以培养出许多有文化理解力的中产企业家,懂得艺术收藏的意义与价值。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只是近几十年的事。初起的土豪与官僚经济驱动力,在近几年的整顿下,也逐渐退了场。现今广为讨论的文化创意产业,用创意扩大高质量的需求,到底会是加深了误解还是促进理解?尚不得而知,但好的艺术必有创意,且是有其完整脉络性,许多商学院开始重视其科学论证中的价值与沟通功能,如商务沟通、世代沟通或是亲子沟通等,在这价值观浮夸的年代,连计算机产生的数字乱码都能当钱使,好的艺术品为何还要锁在仓库中?
当代艺术其实就是当下社会语境中的创作成果,由全世界各派艺术大师独领风骚,所以,严格说起来,欧美在过去现代化的过程中产生的许多派别的创作,如写实派、抽象派、达达主义等,都已不再是当代艺术了,而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遗产,各位艺术爱好者或藏家,如果看不懂就不用去附庸风雅,不如找个与你心灵契合的佳作多多欣赏收藏吧!但是如果很好奇想要多多了解,那也是好事,至少可以给自己的云上认知圈加宽频道,绝对能凸显自我品味,代表时代的卓越风范!
喜欢这次的当代艺术故事吗?有哪些新想法呢?或许正是一个伟大计划的灵感开始,欢迎多多交换心得!如果想要参与或想要更详细的资料,欢迎参与国际学塾,一起向未来!